”王莽问了问身边路过的,挑着担子的小贩。
“你们还不知道吧,大王有令,凡大商子民,都要携带照身帖。”小贩说道。
“什么照身帖,我们没有怎么办啊?”王莽不由一愣。
“你们快去衙门办一个吧,现在没有照身帖,哪里都去不了。”
“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?”姜太公多年前来过大商,并没听说过什么照身帖。
“差不多是上个月开始的吧。”小贩说完,便匆匆走开了。
苏嘉禾突然想起,“照身帖”是秦朝对身份证的称呼。
“这个穿越者有点意思,还在商朝推行秦制。”
“有没有可能,他就是秦朝人。”刘子鸾转了转眼珠。
“不会吧,连弩是三国时期出现的,玉米更是明朝中后期才进入中原,所以他最早是明清时期的人。”盈盈认真地说道。
“你们几个,鬼鬼祟祟的干嘛呢?”守城门的官兵突然注意到了一行人,连忙走了过去。
“我们还没有照身帖,请问去何处办?”姜太公淡定地问道。
“哦?听口音,你是西岐人?”
“是,家乡遭了天灾,一路逃难至此。”
苏嘉禾的心突然提到了嗓子眼,西岐和大商正在交战,只怕他们不会善待来自西岐的人,却不料那个官兵并未发难,只是问了几人的姓名和职业。
几人提供了早已编造好的身份信息,顺利骗过了官兵。
“你们在门口等等吧,一会儿有人带你们去办照身帖。”
几人忐忑地等了一会儿,果然,来了另外两名官差,带着一行人走进了城门。
“这边服务也太周到了,办身份证还有专人带路。”王莽有些惊讶地小声说道。
“苏姐姐。”盈盈突然拉住了苏嘉禾的胳膊,使了个眼色,摇了摇头。
苏嘉禾立刻明白,这其中有诈,于是停下了脚步。
“怎么不走啊?”官差不耐烦地问道。
其他人看到苏嘉禾的反应,也猜到了什么,刚要转身逃跑,道路两边却冲出来一群佩刀的侍卫,挡住了几人的去路。
“各位,和我们走一趟吧,大王等候你们多时了。”一名白发白须的老人缓缓走来,说完便上了马车。
老人的马车很宽敞,车上还坐着个人,穿着斗篷,用草帽盖着脸。
侍卫们围成一圈,押送着一行人,跟在马车后面。
“真倒霉,这么快就暴露了。”王莽小声嘀咕道。
“王大哥,时光文牒是不是在你那里啊?”苏嘉禾悄悄对王莽说道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